在9月30日中国女篮为期40天的集训结束后,主教练宫鲁鸣面临的选人难题更加复杂。原本计划长达两个月的集训,旨在考察和培养年轻球员,却因全运会的赛程冲突而被压缩。集训期间,球队与云南财经男篮进行了一场胜负各半的较量,又与欧洲俱乐部进行了两场热身赛,整体效果平淡。
然而,就在这段时间里,由郑薇带领的广东女篮在亚俱杯上取得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。尽管队中拥有杨力维等几位临时回归的国家队主力,但球队并未过度依赖双塔或高塔战术,而是成功激活了队中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将。杨力维场均贡献16分,黄思静的三分球命中率高达50%,场均拿下20分。在决赛中,广东女篮更是以28分的巨大优势击败日本富士通红浪队,轻松夺冠。
广东女篮的胜利,无疑给宫鲁鸣带来了一道难题。郑薇的“激活老将”战术仿佛一份标准答案,直接摆在了宫鲁鸣的面前,让他之前着重培养新人的思路显得有些进退两难。今年,中国国家队和U16女篮在与日本队的交锋中均未尝胜绩,这口气憋了许久。而郑薇却用一套“非顶配”的阵容,将日本球队打得毫无还手之力,这无疑在暗示着,中国女篮并非缺乏人才,而是用人策略存在问题。
展开剩余66%集训一结束,宫鲁鸣立刻调整了思路。他重申了选人标准,强调球员需“攻守兼备,跟得上现代篮球的节奏”。虽然表面上选人标准没有变化,但话锋一转,宫鲁鸣便提到了杨力维、王思雨等老将,解释说她们只是因为亚洲杯后休假而未能参加集训,只要符合标准,随时可以回归。这种转变,与他之前一心扑在年轻球员身上的态度截然不同。
说白了,宫鲁鸣是被现实的压力所迫。2026年3月就是世界杯预选赛,时间紧迫。如果继续抱着年轻队员慢慢培养,一旦预选赛出现问题,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。郑薇的成功,让宫鲁鸣意识到,新老交替并非要彻底抛弃老队员。甚至,李梦回归国家队的可能性,如今看来也并非为零。
为了应对压力,宫鲁鸣计划在新赛季WCBA联赛进行到一半时,再次组织一次集训。这意味着他需要从各个俱乐部抽调球员,因此他呼吁各俱乐部与国家队“荣辱与共”,希望他们不要有所保留,以国家队的成绩为重。
这种转变,对一些年轻球员来说无疑是最难接受的。例如,18岁的中锋张子宇,她在亚洲杯上表现出色,曾单场拿下18分7篮板,宫鲁鸣也曾称赞她的“策应和长传球是利器”。然而,在如今强调“快节奏”的篮球体系下,张子宇的打法显得较为笨重,进攻手段也相对单一。
一边是急需即战力的老将,一边是潜力尚未完全开发的新人,宫鲁鸣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。张子宇的身高是她的优势,但如果无法跟上全队的攻防转换速度,她在场上可能会成为一个漏洞。而杨力维、王思雨等老将,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大赛经历,对比赛节奏的掌控力,恰恰是当前中国女篮最需要的。
归根结底,宫鲁鸣从偏重“年轻化”到回归“新老平衡”,并非他自己主动转变,而是被现实所逼迫。郑薇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,为中国女篮指明了一条最现实、也最有效的道路。毕竟,在眼下预选赛的巨大压力下,赢球才是硬道理,其他一切都必须为此让路。
"
发布于:江西省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